东华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080717)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次数:2074

师资情况: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具博士学位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等2人次。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核能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专业特色:本专业属于新工科专业,本着“厚基础、重交叉、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培养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熟悉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及计算机、控制、电子等交叉学科知识,具备科学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拥有较为开阔的产业应用视角与国际前瞻视野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各产业中相关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及技术开发、智能产品设计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为学生考研及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专业优势:专业办学依托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网络空间安全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类嵌入式系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等系列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平台,紧密围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及江西省“数字经济”建设目标,秉承“宽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宗旨,通过对学生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处理等方向人工智能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及与省内外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智能制造、智能核地学数据处理、智慧医疗等方向,进行“人工智能+X”工程应用人才培养。

就业前景: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不仅包含了模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等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将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海洋、智能物流、智能商务等产业。据统计,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高达500万,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岗位供求比为1:10,市场上人工智能类人才非常稀缺。因此,目前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